正常的大米顆粒飽滿,質地堅硬,色澤清白透明,若出現了淡黃色,我們稱它為黃變米。湖北品牌大米變黃是因為大米在儲存過程中由于自身水分含量高,有機米,在酶的作用下產生熱,霉菌在適合條件下大量繁殖并產生毒性代謝產物,引起大米變黃。霉菌中包含真菌產生的黃曲霉素,它是島青霉、桔青霉、黃綠青霉的有毒代謝物的統稱。
黃變米帶有多種毒素,影響身體健康。此外,稻谷收割后因陰雨未能及時干燥,濕谷堆在一起儲存,也會引起稻谷發黃。這種變黃的稻米碾出來的米也呈黃色,被稱為黃粒米。黃粒米一般不帶毒,但營養價值和品質都比白米差,而且在適宜的條件下也易污染霉菌。買大米盡量做到少量多次,存放在干燥通風處。在北方,大米一般可存放3~6個月,在南方存放則盡量別超3個月。
識辨黃大米的常識:
1.顏色:米粒暗淡無光,表面呈黃色,或有白道溝腹,發脆,易斷。
2.氣味:有霉味,硬度低。
3.品嘗:蒸煮后黏度小,食用時口味寡淡,有霉味,口感粗糙。
總之,人們在挑選大米的時候,要注意選一些色澤鮮亮的,這類大米的質量往往比較好,顆粒也會比較大,不過當大米的顏色出現改變的時候,不可以再吃了。大米長時間擱置的話就會變黃,這時大米容易產生毒素,再吃的話會對健康不好。
大米的存放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,但不正確存放也容易出現提前變質的問題,大米不可以放在濕熱的環境中,盡量放在干燥的環境當中。濕熱的環境大米容易吸收水分,容易出現變質。另外大米也不適合放在高溫下,溫度過高也會使大米膨脹破碎,容易出現碎米,所以人們只要注意將大米儲存在陰涼干燥的環境當中,變質的可能性小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