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購買和儲存大米時,會遇到大米發黃的現象。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?現在湖北品牌大米給大家詳細介紹:
1、一是由于大米本身含水量高,在貯藏過程中容易受到島青霉、柑桔青霉、黃青霉等霉菌的污染,之后,霉菌在合適的條件下繁殖,產生有毒的代謝物,導致大米顏色發生變化。
2、大米收割后,大米因下雨沒有及時曬干,把濕米堆在一起儲藏,也會造成大米變黃。這種變黃的稻米碾出來的米也呈黃色,被稱為黃粒米。黃粒米一般不危害健康,但其營養價值和品質比白米差,在適宜條件下容易污染霉菌。
鑒別黃米的常識:
1、顏色:米粒無光澤,表面發黃,或有白色溝腹,質脆易斷。
2、氣味:有霉味,硬度低。
3、品嘗:煮熟后粘度小,食用時味淡,有霉味,口感粗糙。
看一看:看大米的顏色和外觀
好大米色澤清亮、光澤、半透明。米粒大小均勻,飽滿光滑。很少有碎米、裂腰(米粒上有裂紋)、白肚(米粒上乳白色不透明的部分稱為肚白,這是由于米粒不成熟,糊精較多,缺乏蛋白質),無蟲害,無雜質。劣質大米顏色為白色或淡黃色,透明度差或不透明,霉變米粒表面呈綠色、黃色、灰褐色、黑色等。米粒大小不均,飽滿度差、碎米、爆腰白肚、脫殼粒、蟲、結塊。
二氣味:米香
手里拿著少量的大米,吹一口熱氣,聞到香味。好大米香氣正常,無其他異味。有輕微異味或霉味、酸味、腐臭味和異味的大米為劣質大米。
三摸:米飯的手感
新米光滑,摸起來涼涼的;老米顏色深,摸起來發澀;嚴重變質的大米,用手擰容易變成粉末或易碎。
四味:嘗一口飯的味道
您可以取少量大米在口中咀嚼,或在品嘗前將其磨碎。好大米口感好,微甜。沒有味道、微有異味、有酸味、苦味等令人不快的味道的大米是劣質大米。
大米可以少量購買,存放在干燥通風處。在北方,大米一般可以存放3到6個月,南方盡量不要存放超過3個月。如果你需要更多的米飯,你可以選擇一個大容量的瓶子。將大米放入瓶中之前,一定要確保大米干燥,放入后迅速擰緊蓋子。這樣既可以整潔保存地方,又可以避免大米上的蟲子和霉變。除了大米,紅豆、紫米、小米等雜糧也可以這樣保存。